4月份,致力于打造中国休闲食品第一品牌的上海来伊份,在预披露招股说明书不到一周时被曝蜜饯卫生安全丑闻,之后不少产品遭遇下架,IPO也被否决。证监会10月份发布公告,解释了来伊份IPO被否的原因——最终还是栽在“蜜饯风波”上。
央视《消费主张》与《今日观察》栏目曝光了山东、杭州等地部分工厂蜜饯生产加工过程中存在严重漏洞的情况,不仅生产环境污秽不堪,而且食品添加 剂使用严重超标,还可以随便更改过期产品的生产日期。在沃尔玛、世纪联华超市、家乐福和上海来伊份的专卖店,记者购买了多款标称“曝光”工厂生产的蜜饯, 检测结果显示,甜蜜素、糖精钠等甜味剂,胭脂红、苋菜红、亮蓝等着色剂以及用作漂白剂和防腐剂的二氧化硫都超过了国家标准要求的最大使用量,有的甚至超过 国家标准要求的3倍多。
点评:
作为食品生产企业,蜜饯加工厂对食品行业的规则显然不可能完全懵懂无知。之所以仍然敢用劣质原料并滥用防腐剂,与其说是无知者无罪,毋宁说是知 法犯法。相关厂家之所以有如此胆量,固然是受到利润驱使,为了利益的最大化,把食品安全底线完全抛诸脑后。而监管乏力,标准执行疏漏甚至缺失,也在一定程 度上助长了行业乱象。
从这个意义上说,本该甜蜜的蜜饯却成了令人作呕的“毒蜜饯”,无疑令人唏嘘。一颗“毒蜜饯”的背后,再次折射出千疮百孔的食品安全生态环境,只要这样的食品生态环境不改变,“蜜饯”成“毒饯”,不是第一颗,也绝不会是最后一颗。